(二) 斧頭湖的複雜關係

Felker 家族的誼親關係

        離開百哩屋後,就到了 Lac la Hache (斧頭湖),這個湖長達 19 公里,故斧頭湖鎮被稱為卡里布最長的鄕鎮,現在其周圍散佈著許多釣魚小屋,賓客牧場和度假別墅。斧頭湖的名字源於海灣公司的毛皮獵人在這個湖上掉了一根斧頭而得名,有一些海灣公司的法裔員工退休後也都定居在斧頭湖邊,其中有一些人亦建立了路屋和牧場,115 哩屋牧場就是其中之一,她是 1862 年由海灣公司退休的 Archibald McKinlay 聯同他的同事共同創立,過了 80 年之後,這座牧場才賣給隔壁 118 哩屋的 Bordy Felker,他是 Henry Felker 的孫子。

132哩位於130哩湖北面,我們每次經過都被這座牧屋的科林斯柱吸引。

        從斧頭湖到 150 哩屋這一段路途上,115,122,127,134,137,141,144 ……,幾乎每三〜四哩路就有一間路屋,這些搶先在 1862 至 1863 年間建立的路屋和牧場變得非常密集。最早期的路屋和牧場是不分家的,由牧場生産的農作物支應路屋的餐飲業務,雖然驛馬車祇停靠在大驛站,不停靠在這些路屋,他們卻受到很多個別旅客青睞。但是這些早期路屋因為時代久遠,很多都被拆除或重建,其中祇有 118 哩和 137 哩的古老建築至今仍然存在,恰好,這兩間路屋早期的主人有一個非常錯綜復雜的關係。

118哩屋的 Felker Homestead (1884)是一棟山牆式房屋,帶有一個很大的門廊陽台。

        他們錯綜復雜的關係就由 118 哩屋的 Felker 家族開始,它俯瞰著斧頭湖,那是 Henry Felker 第二個兒子 John Felker (Dick)在 1884 年結婚時建立。Dick 的父親 Henry Felker (1828-1894)是一位淘金老將,他於徳國漢諾威出生,20 歳時就為了淘金而和妻子 Antonette,母親和兩個兄弟坐大篷車一起移民舊金山。

1858年,30 歳的老享利帶著母親和妻小轉戰菲沙河谷,最初在耶魯開設路屋,排行第四的三兒子 Patrick 就是在耶魯出生的;1862年,Felker 家庭再次轉移到斧頭湖地區,在湖頂的 127 哩處用一個大的藍白帳篷設立了一間 saloon 為號召,旅客受到藍色帳篷吸引而停下來,故此生意興隆,所以他的 127 哩牧場便被稱為 Blue Tent (藍篷)牧場。

斧頭湖的名字源於海灣公司的毛皮獵人掉了一根斧頭在這個湖上而得名。

        藍篷牧場後來有一段很長的故事。1865 年,老享利因為捲入一宗謀殺未遂案,龐大的訴頌費用使得老享利抵押了藍篷牧場,最終失去了牧場,舉家曾經短暫遷往蒙大拿礦場避難。不過,時過情遷,老享利一家人在 1868 年又回來了,這次太太 Antonette 堅持不願意再次遷移,他們決定選在 144 哩定居。

        老享利共有四子兩女,第三個兒子 Patrick 早在 1877 年已經自立門戶,在煙囪溪地區(Felker 湖)開始了一個大牧場,第二個兒子 Dick 亦於 1884 年建立了自己的 118 哩屋,老享利最小的兒子威廉在維多利亞升學時娶了一位美貎如花,兼有音樂氣質的太太 Fanny Leech 回來,可是這位嬌嫩的媳婦並不習慣鄉村生活,婆媳之間的關係並不融洽!

144哩路屋曾經鬧鬼,該大屋已於1964年遭火災燒毀。

        回到藍篷牧場,1867年,它由來自安省的 William Wright 購得,但老懷特不久去世,臨終前囑咐將牧場留給兒子 John Wright 及其繼子 David Pratt 共同治理,可是這兩個同母異父的孩子個性不合,在第二年就鬧翻,他們將藍篷牧場賣給來自紐賓省的驛馬車司機 Mike McCarthy,然後 John Wright 向北面轉購了 137 哩屋,而 David Pratt 則往南面購買了百哩屋古老的橋溪牧場,兩兄弟從此甚少往來。

        1876 年,Mike McCarthy 與老享利排行第五的小女兒 Anna 結婚。因為 John Wright 自從 12 歳便隨著父親搬進 127 哩屋,對故居很有感情,他一直很想要回藍篷牧場,而 Anna 則想更加親近她住在 144 哩屋的父母,於是兩個牧場主人同意對換業權,137 哩牧場由 Mike McCarthy 於 1880 年遷入,John Wright 則如願返回藍篷牧場。

藍篷牧場原由 John Wright 的父親購得,後來轉售給 Mike McCarthy。

時間會解決問題。1902 年,老享利的小兒子威廉得到癌症,在家中病逝,而婆婆 Antonette 也在次年去世,144 哩路屋和牧場交由其大兒子 George Felker (1849-1923)掌理。芬莉媳婦後來返回維多利亞改嫁,可能是威廉的陰影未散,144 哩大屋經常鬧鬼,並於1964年遭火災燒毀!

        女兒 Anna 和 Mike McCarthy 共育有9個孩子,Anna 於 1893 年在分娩中早逝,而 Mike 亦於 1915 年冬天在家中去世,爾後 137 哩牧場更換過很多主人。不過,John Wright 當初建在 1870 年代的 137 哩路屋至今仍然保存完整,是卡里布淘金路上最重要的資産之一。

137哩屋是由 John Wright 建於1870年代初期,為少數至今仍然保存完整的路屋。

        John Wright 共有 12 個孩子,其家族保留住 127 哩的牧場,直至 1983 年出售給後來住在百哩屋的 Wendall Monical。如前圖所見,127 哩路屋現已破敗不堪。

Wendall Monical(1932-2017)是一位深受卡里布牧業感動而前來卑詩的傳奇人物。1962年,他以美國俄勒岡東部的牧地交換了 105 哩和 108 哩由埃哲頓勳爵留下來的 30,000 英畝土地,與全家人一起移居加拿大,但是七年之後,105 哩和 108 哩牧場被布洛克兄弟以高價收購,計劃開發成為休閒度假住宅社區。儘管 Monical 賣掉了大牧場,卻一直沒有離開牛仔職業,他經營著一些小牧場,並於 2005 年入選卑詩省牛仔名人堂,Monical 育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如今他們仍然在斧頭湖附近經營牧場。

Monical 是卑詩牛仔名人堂人物,他賣掉圖中的105哩牧場後,仍在草原上奔馳。

        1948 年,老享利的長子 George Felker 去世後,其第三代孫子將 144 哩屋售賣給 Orville Fletcher 家族至今,舉家轉移往使命溪發展,那裡與天主教神父的 St. Joseph Mission 學校隔鄰,相較離開公路,故此更加寧靜,而且距離煙囪溪祇有相隔一個山頭,他們的三叔 Patrick 早在 1877 年開始的牧場就在煙囪溪地區(Felker 湖)。

        至於 118 哩牧場的二叔 Dick Felker 有過兩次婚姻,共育有 2 個男孩和 5 個女孩,Dick 的小兒子 George Felker (Bordy)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就接管了牧場運營,Bordy 後來還購買了 115 哩屋(1941),擴大牧場規模,他為我們保留著建於 1884 年的大屋,為卡里布大道上最成功的地主之一。Bordy 於 1956 年去世,享年 57 歳。

Henry Felker 的第三代孫子舉家遷往現在位於 Felker 路的牧地居住。

        在 Felker 家族遷往的使命溪,那裡有一所 St. Joseph Mission 學校(從 Mission 路進入),是由羅馬天主教傳教士創辦,他們早於 1867 年就來到此區傳教,不久後開設學校專門教育原住民的孩子(150 哩屋的紅色校舍則是純白人學校)。1891年,該學校受政府資助變更為寄宿學校,那就是原住民學童因為穿橙色 T 恤而被欺凌所發生的地點。

        1973 年,來自狗溪部落的 Phyllis Webstad (菲莉絲)剛滿六歲,她的奶奶從來沒有多少錢,卻節衣縮食設法給她買了一件閃亮的橙色 T 恤,好讓她穿得體面開心地入學。可是,當菲莉絲上學的第一天,不知道怎麼搞的,校務人員強逼她脫掉橙色衣服,自此不再返還給她,那是她奶奶很辛苦才存夠錢買給她的。

St. Joseph Mission 留下來的聖母像與遠處被荒癈的校舍。

        菲莉絲被霸凌的經驗後來被披露,於 2013 年發展為每年 9 月 30 日反校園霸凌的橙色襯衫日活動,而加拿大政府已於 1996 年關閉了位於緬省最後一所原住民寄宿學校,前總理哈珀也於 2008 年公開對第一民族在過去的種種迫害表達道歉。

         加拿大的寄宿學校政策旨在「協助」原住民兒童融入加拿大白人主流社會,從 1870 年開始,實行時間長達 126 年,結果加拿大原住民現在祇會說英語不會說母語,很多原住民失去其傳統文化的聯繫,寄宿學校對第一民族的文化傷害恐怕回不去了!更傷心的是,2021年,在這些寄宿學校校園內,接二連三地發現幾百具被埋棄的兒童骸骨。

傳教士早於1867年就來到 Mission 溪傳教,現址現在是一個大牧場。

        Wright 與 Felker 家族在斧頭湖地區都享有盛名,甚至有一個湖以 Patrick Felker 的名字命名,那個 Felker 湖和煙囪湖是兩個相鄰的湖,在古早時期就有一條從狗溪經由煙囪湖到達 137 哩屋(現稱 Enterprise 路),那亦是淘金客最早期喜歡採用的旅行路線,現在這兩個湖的環湖地段皆已改建成度假別墅,但是在企業路沿線仍維持著農牧用途。

斧頭湖地區自從 1874 年就擁有卡里布路上第一所公立學校,這兩個家族於 1938 年在 133 哩又共同興建了一所單室學校,後者現在移放在 108 哩屋歷史遺產區。

Felker湖和煙囪湖是兩個相鄰的湖,在企業路沿線至今仍維持著農牧用途。

        總而言之,在卡里布淘金大道上,那些早期的牧場主人們都是互有關連,不管他們如何人事變換,産權如何更迭,他們為我們遺留下不少歷史遺產,包括百哩屋的大馬廄(1908),105 哩牧場的紅色大房子(1907),108 哩屋歷史遺產區(1867),118 哩的 Felker Homestead (1884)以及 137 哩路屋(1870s),這些珍貴的遺產更是我們所關心的。

本文內容參考自:

歡迎分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