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購房子 Catalog Homes

“什麼都有,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記得 Yahoo!奇摩拍賣網經典廣告詞?難怪,Amazon 幾年前開始賣 Tiny Homes,一點也沒感到新奇。

記得有一年我們來到 South Kelowna ,The Bassett House 令我感到好奇。這座房子是 20 世紀初郵購房屋的代表作,是當年屋主 Richard Bassett 透過郵購購買的。郵購是網購的前身,郵購公司靠寄送 catalog 到客戶手中,客戶只要填寫訂單,附上支票,商品直接寄到家裡。難道房子也是這樣購買的?嗯,好奇!好奇!

The Bassett House, Okanagan Falls, BC
The Bassett House – 這座郵購房子從 Winnipeg 用火車、船和馬車送到 Okanagan.

郵購的伊始

1800 年代中後期,芝加哥是北美頂級的工業中心,當時 Aaron Montgomery Ward (沃德, 1843-1913) 開始他的郵購目錄 (mail catalog) 帝國。傳說沃德年輕時曾是一名推銷員,經常乘坐火車到郊區挨家挨戶上門推銷,從中了解農村生活和偏遠地區家庭採購商品的難處,加上在郊區雜貨店出售的產品通常標價很高。

沃德 (Ward) 很有商業頭腦,為了節省一一拜訪偏遠鄉村的時間,他想到提供目錄給郊區消費者直接挑選商品。於是沃德於 1872 年在芝加哥開設了第一家商品郵購店,就是從供應商直接批貨,消費者直接向他下單郵購,消除中間商剝削所造成的成本。 他的郵購目錄 (catalog) 最初從一張紙,列上 163 件商品開始,到一本 540 頁,附有商品插圖的目錄,出售超過 200,000 件物品。沃德堅持讓客戶 “保證滿意” 的理念,也是開創 money-back guarantee (保障消費者) 的始祖。

沃德創新的推銷技巧很快獲得成功,為北美龐大的郵購市場揭開序幕,很快被其他商人復制,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加拿大伊頓公司推出的 Eaton Catalog (1884) 以及美國西爾斯百貨公司的 Sears Catalog (1888)。在這些厚厚的目錄之中,有最流行的服裝、還有最新潮的金鋹首飾,甚至從內衣到整套家居用品,內容應有盡有,什麼都賣,什麼也不奇怪,成為全美家庭的最愛。

郵購房子的源流

對一般中產階級來說,買房子是重大決定,但從大約 1900 年到二次世戰爆發前,郵購配套房屋徹底改變了中產階級的購屋習慣,幾乎人人都可以是從一本本郵購雜誌中,選購自已心目中的理想房子。其實 Catalog Houses 起源於 19 世紀中葉,最初主要銷售房屋平面圖和藍圖,而不是整座房屋。直到 20 世紀初,隨著 1906 年阿拉丁公司 (Aladdin) 在密歇根州成立後,提供堅實的建材和易於建造的組裝房屋,人們利用目錄郵購房屋才真正普遍起來。

Stewart Farm House, Surrey, BC
Stewart Farm House – 當年屋主買下郵購房子最新款式的藍圖,自建房子。

阿拉丁獨創透過目錄銷售 Pre-cut kit homes, 這是一個很成功的銷售模式,不但能用 bundle 方式清除倉庫裡的建材,還能幫客戶節省時間和費用,雙贏策略,大家都喜歡。雖然許多公司跟風,競爭激烈,阿拉丁公司是這產業存活最久的公司 (直至經營到 1983 年),在其 76 年的歷史中總共售出了 75,000 套房屋。

Catalog homes 最具代表的是 Sears。全名為 Sears, Roebuck & Company,這家公司自 1886 年以郵購手錶、首飾起家,後來擴充商品種類,最後發展成為一家美國連鎖百貨公司。Sears 自從 1908 年推出郵購房子,至 1942 年間,估計全美售出超過 100,000 多套Catalogue 房屋,雖然它在加拿大沒有設點,但是在加國至今仍能找得到 Sears Catalog Homes。

在 20 世紀上半葉,這些房子在北美非常流行。 它有很多名稱,例如:Kit houses, Mill-cut houses, Pre-cut houses, Ready-cut houses, Mail order homes 或 Catalog homes。當時北美湧入許多外來新移民,城市、鄉鎮必須快速建設,這些組合屋可縮短蓋房子的時間,被許多建商大量採購,就像組合 IKEA 家具那樣,一棟接一棟地組裝。而且房屋款式很多,所以就算是一整條街上都是 Catalogue homes,但是每一棟外觀都不會一模一樣,讓人看不太出來。

人口暴增刺激需求,對於建商來說,用 Catalogue homes 建造房子是最省錢和便捷的方式,還有住在美洲中部人煙稀少的鄉村和偏遠地帶,所有建材一次到手,自己來蓋,也比較省時、省事又划算。

這些郵購房子的建材主要是木頭,北美伐木業蓬勃,除了外銷歐洲,又多了內銷的管道。郵購房子的建材大多是用鐵路棚車運送的,除了基本配備,包括:木材、壁板、門窗、木瓦、地板,甚至廚房水槽,還有額外設備可以 add on,如水管、火爐、電燈、電氣設備和供暖系統等。

當時採用的木材品質優越,很多超過百年的郵購房子仍然存在,其中有很多還有人居住,有些被列入歷史遺產,吸引不少人特地去尋找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築物。

BC Mills Kit House at Brink St., Ashcroft, BC
紅色房子為 B.C. Mills 因應市場需求大房子,於1907年出品的 townhouse. Brink St., Ashcroft, B.C.

在最旺盛的時期,加拿大亦有五家公司銷售這些郵購組合屋,西岸最有名氣的莫過於 BC Mills,它主要售賣商用建築,尤其是銀行。東岸以 Eaton 最具規模,以住宅為主,當年推出款式多達 40 多種,主要銷售到大草原區。還有一間來自美國加拿大設點的 “Aladdin Canada”,翻翻 Aladdin的目錄,裡面有幾款房子似曾相識?

Post Office, Steveston, BC
Steveston 郵局是 B.C. Mills 郵購房子

B.C. Mills 主要客戶是一些小型銀行,方便它們在偏遠地區開設分行。Steveston 郵局便是郵購房屋最好一個例子,這一棟建築是該漁港的第一家銀行, 建於 1905 年,作為北方銀行,之後成為加拿大皇家銀行的分行,運營了將近 50 個年頭。 它當時是從 B.C Mills 的目錄中購買,所有建材從 News Westminster 坐船沿著菲沙河運送到 Steveston,然後在現場組裝。

在美國,更是不得了,郵購建材商多達 30 家左右,最出名的是 Sears & Roebuck Mail Order Catalog,因為當年他是唯一一家提供貸款買屋。Sears 不但內銷美國,也外銷到加拿大,儘管 Sears 在加拿大沒有銷售點或辦公室。

當年 Sears 在郵購行銷方面特別突出,雖然這家公司不是設計創新著,但是每年收集當下最流行的房子設計款式 (例如:Bungalows, Four-Squares, Cape Cod, Colonial Revival),有時 Sears 直接向設計師買下藍圖,加上提供客戶許多配件、裝潢選擇,和獨創的分期付款,故在短短數年裡,Sears 便推出了 447 種款式,全美銷售超過 100,000 棟。

市場競爭越來越大,每一家公司推出的房子款式很多,建材牢固,木材為主,除了牆面、門、和窗,還包括內部的隔間設計、壁爐、水管、電路等,更了不起的顧客還可以客製化,當然不能跟鄰居 “撞屋”!

消費者可以從郵購雜誌中挑選心目中喜愛的款式,兩房到六房,從 800 元到 7,000 元,總有滿意的款式。人們下好訂單,寄出支票,廠商整理好建材,用火車運輸到指定目的地,一棟房子的建材需要一到兩節火車貨櫃才裝的完。

買主收到貨櫃,首先要找地方放下所有建材。貨櫃裡均上萬件建材及零件,每一個建材零件都編上號碼,只要照著兩本厚厚的藍圖和說明書,號召親朋好友,大家一起 DIY 一棟房子。

聽起來,很容易吧!Catalog 廣告是這麼寫的。不過,如果真的自己動手,得花上六個月到一年慢慢玩,所以大多數人會請外包商承建。

直到二戰之前,由於工人難找,建材的改進,不適合一般大眾 DIY,Catalog Homes 漸漸退燒。 近年來,我們常在加國二線城市看到現成的郵購組裝房子展示在路邊待售,它可以直接購買,再由大卡車整棟運送,Amazon 變成這些廠商的通路之一。

加拿大那裏找得到 Catalog Homes?

在加拿大,當時有很多 Catalogue homes 銷售到缺乏木材的大草原區,來自 Saskatchewan 的 Les Henry 教授兼作家,童年時候的家就是一座 Catalogue house。十幾年前,他因為出於好奇,想瞭解這些組合房子到現在還存不存在,於是在蕯省刊登廣告,詢問有誰的房子是組合屋,沒想到獲得廣大迴響,發現這些組合房屋還有一千多棟仍然存在。

如果是在 BC 省,這些近一百年的房子立刻會被列入歷史遺產。BC Heritage Foundation 會立即派人到府上指導屋主如何維護房子。 

Sears catalog 當年有 440 種款式,有些賣到加拿大,BC 省亦不少見,但是資料不容易找。去年,我無意中讀到一本書,裡面介紹一棟房子,當年買主從 Sears catalog 購買的,據說送給妻子的禮物。這棟房子離我家不遠 (如上圖),這棟房子的原主人曾經是 Richmond 早期的地主,而我家所在的地面,當年曾經是他的農場 (… 的一小部分 …哈哈~)。說到這棟房子 … Another story for another time …

參考資料:

歡迎分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