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5 月,麥梅麗堡西南部發生森林大火,導致城市及周邊地區超過 88,000 人被強制撤離,結果約有五分之一的房屋被野火燒毀。八年過去了,現在城内已經重建,但城市外圍仍可看到樹林被大規模焚燒過的痕跡。
曾經有一段時間,麥梅麗堡時常被溫哥華的旅遊業者推介前來欣賞北極光,我們從前也來過一次。前面這一段就是 Clearwater河口,當年西北公司的旅航者就是沿著這條河道,源源不絶地將毛皮收獲運經十字島和坎伯蘭湖返抵五大湖區,但是毛皮商人一直沒有在此處設站,直到 1870 年海灣公司為了迎接河船運輸時代來臨,才在此處增設據點,並以當時其北部地區首席威廉·麥梅麗的名字命名(他也是西北領地和亞省第一位醫生)。一百年後,該區的油砂田正式開採,麥梅麗堡繼續成為一個能讓大家發財的地方!
同樣在史密斯堡行不通的路況也出現在麥梅麗堡,谷哥地圖明明標示,麥梅麗堡南面也有一條 125 公里的 956 號道路可以通到洛奇湖( La Loche, 1780),取代毛皮商人的 La Loche 搬運。結果這條 956 號小路原來又是一條冬季冰路,只有冬天才能夠通行,夏天到了 Garson 湖就走不過去。都怪我沒有仔細閱讀路途細節,這次又白白進來麥梅麗堡了。麥梅麗堡到處都是油砂工業,我們沒有多作停留。
如果在冬季,這段冰路容許我們從麥梅麗堡通往 La Loche,然後經過十字島(Île-à-la-Crosse, 1776)的155 號鄉道返回綠湖(1782)和薩省北部重鎮 Prince Albert(Fort à la Corne, 1753),再循著 55 號省道即可到達坎伯蘭屋(Cumberland House, 1774),後者是由山姆·赫恩在加國內陸建立第一個、也是最古老的毛皮貿易站。上述括弧内是該貿易站最早成立的年份,這些年份及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代表西北公司和哈德遜灣公司向北方發展的里程。
這些毛皮貿易站(或轉運站)有的比西北公司設立得更早(後者成立於 1779 年),而且到了現在仍然有人居住。我們經過很多次的努力,總算拜訪過這些站點!或者限於政府財力,加國政府對於毛皮貿易的歷史並不十分重視,許多古老的毛皮貿易站都沒有道路直接連接(有些甚至沒有公路可達,例如:約克工廠),我們只好不斷折返大路逐條小路進入,每次一進一出就是幾百公里或一千公里,甚至有時耗去幾日行程。
例如我們若從史密斯堡前往麥梅麗堡,必須折返公路,繞一個 1,500 公里的大圈,回到阿薩巴斯卡北上才能抵達,而不是路標上所寫的 504 公里。這次我們為了要去洛奇湖和十字島,必需循原路返回 Lac La Biche 然後再沿蕯省 155 號鄕道進入,最後折返 55 號公路再趕往下一站 Prince Albert 和坎伯蘭屋,真是豈有此理!我們消耗的旅費實在不菲,加拿大若想促進文化旅遊,聯邦和省級政府都得加加油!